随着珠海气温的逐渐下降,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这个季节,校园里的师生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传染病的侵袭。为了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
一、诺如病毒感染及其他感染性腹泻
(一)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引起感染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体。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
潜伏期短,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通常2天内就会发病。其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发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腹泻次数频繁,粪便呈稀水样,无脓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更易出现呕吐症状,而成人则多表现为腹泻。
(二)如何预防诺如病毒及其他感染性腹泻
1.勤洗手
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务必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有效阻断病毒传播。
2.常通风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病毒浓度。
3.食物煮熟
彻底清洗食材,确保食物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不饮用生水,防止病从口入。
4.科学防护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清理呕吐物时,务必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5.正确处理呕吐物
一旦发现有人呕吐,学校和幼儿园应立即疏散人群,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同时,用含氯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规范消毒处理,确保消毒彻底,避免疫情扩散。
二、呼吸道传染病
(一)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种类繁多,主要有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在我国,甲型流感尤为普遍,且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由于学校环境特殊,人口密度大、接触频繁,学生们成为了流感的高发群体。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如教室,病毒还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流感的主要症状包括:
体温可升至38-40℃,甚至高达41℃,发热通常持续,但也可能反复发作。
肌肉酸痛,通常很严重,多发生在背部、手臂或腿部。
头痛、眼眶痛、咳嗽等症状。
部分患儿还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另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尤其在秋冬季节高发。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每隔三年左右会出现一次流行高峰,且以儿童感染为主。
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空气流通不良、人群密集的环境中,如学校,传播速度极快。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症状为:
早期呼吸道症状较轻但病程较长,多为2-3周,表现为低热、咽痛、头痛、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等。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持续性干咳,咳嗽逐渐加重,并以夜晚为主。
由于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容易被忽视。恢复阶段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有的甚至长达1-2个月。
小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远期后遗症,如闭塞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坏死等。
值得注意的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流感病毒感染及感冒在症状上有些许细微差别,但仍很难辨别。且不同感染源用药不同,因此必须经过病原学检测才可确诊用药,切忌直接用药。
新冠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感染其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传染源主要是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暴露于病毒污染的环境也可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但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更易感。儿童和孕产妇也是易感人群。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该病病程较长,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典型特征。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散居及托幼儿童、中小学生群体。
(二)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等卫生习惯要长期坚持。
注意营养、作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家长如果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儿童的感染风险。
2.避免拥挤场所
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或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建议科学佩戴口罩。
3.合理作息与锻炼
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4.日常健康监测
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如出现咽痛、发热、乏力等症状,根据病情及时就医。
减少外出活动,充分休息,不要带病上班、上学。
学校与托幼机构管理:
学校、托幼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和因病缺勤追踪工作。
学生和托幼儿童患病期间应停课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生病应主动就医,及时治疗,降低传播风险。
三、健康饮食,增强免疫力
1.食物多样化均衡饮食
饮食应多样化,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素。
2.优质蛋白质摄入
确保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它是构成免疫物质的重要基础。可以多吃一些抗氧化的食物来保持机体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适当吃奶制品、豆制品和坚果类食物。
3.新鲜蔬菜水果摄入
保证新鲜充足的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C等营养素。
4.充足饮水
秋冬季节干燥,要及时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总之,
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
包括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拥挤场所、
合理作息与锻炼、日常健康监测
以及健康饮食等。
让我们携手努力,
共同为师生们营造一个
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来源: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珠海市学校卫生保健所
股票怎么买杠杆